考研培训

@全体法学学子 今天除了法考主观题,还有一件大事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顶部


??一叶知秋,一夜入秋,时光的转轴已经拨动到了公立10月20日。

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法律元年,通过了客观题测试的法学学子们,又要踏入主观题的考(xing)场了……

然而,小编今天要说的并不是法考主观题,而是另一件跟广大法学院出身的小伙伴们息息相关的事:

第三届“中华法学硕博英才奖”颁奖典礼暨法学英才高端论坛!

“中华法学硕博英才奖”是中国政法大学设立,中国政法大学与法制日报社共同主办,目前唯一一个面向全国(含港澳台地区)所有法学专业研究生的学术成果奖。设立此奖项的宗旨在于:繁荣法学研究,培育法学新人,推进依法治国,实现民族复兴。

立秋过后的一场雨把秋天带到了北京,天气正好不冷不热,夏天的酷热和暴雨走了,冬天的严寒和雾霾还没来,老舍先生说北平之秋也许比天堂更繁荣一点。那么接下来,小编就在这个繁荣的季节,带着诸位前往“中华法学硕博英才奖”颁奖典礼现场看一看:

评审委员会副主任、法制日报社总编辑张亚宣读获奖者名单

中国政法大学校长黄进与法制日报社总编辑张亚为一等奖获得者颁奖

颁奖现场

颁奖现场

颁奖现场

评审委员会主任、中国政法大学校长黄进教授总结发言

现在问题来了:既然搞得如此热闹,那么这个奖的重大意义在哪里呢?

先说点最实际的——比如奖金:

一等奖2名,每奖5万元;

二等奖10名,每奖1万元;

三等奖20名,每奖5千元。

更重要的是:如果获奖者今后工作中想要升职加薪、出任总经理、担任CEO、迎娶白富美/高富帅、尽快走上人生巅峰,有了这个奖,都会让他们的前途更加一马平川!

一次面向全国所有法学院校的权威评奖

这个奖项适用于具备研究生学籍的全日制在读研究生,包括法学一级学科各专业研究生、专业学位法硕研究生。奖项面向全国(包括港澳台地区)的法学研究生。申报成果的主题也基本覆盖了绝大多数法学二级学科。

简单来讲,就是只要你是符合参评学位要求的在读学生,不论来自我国哪个地区、不管就读于我国哪所学校,都可以参与评选。“中华法学硕博英才奖”两年评选一次,遵循公平公正、质量第一、宁缺毋滥原则。

本届“中华法学硕博英才奖”的申报时间为2017年12月11日至2018年4月30日。申报截止后,共有来自29所高校的106名申报人的106篇研究成果参加评选。

一个站在法学研究巅峰的专业评审团队

这么重要的奖,评奖嘉宾都有那些人呢?

别紧张,深呼吸,睁大你的眼睛,前方高能预警:

初评专家:

复评专家:

一套严谨的奖项评选机制

评委的咖位确实足够大了,那么评选机制又是怎样的呢?

1、先说评选活动公告与申请吧:

公告在评奖年度年初就要在有关媒体上发布。公告内容包括:申报人申报资格、申报成果具体要求、申报截止时间和方式等。

2、再看看评审程序:

评审分为初评和复评。

初评以采取匿名通讯评审,每份成果的初评专家不少于3名,对申报成果按照百分制打分,并提出是否获奖的建议,然后由组委会办公室向评委会提交进入复评的推荐成果;

复评以会议方式进行,由评委会确定评审原则,并基于学术标准、时间价值、学术规范等依据进行无记名方式投票表决;

同时,评审工作实行回避制度。会议评审时,评审专家对自己指导的研究生申报人予以回避。

3、最后还有异议的提出及处理:

组委会将评委会投票表决产生的拟获奖成果名单公示之后,进入异议期,任何单位或个人对拟获奖成果持有异议都可以实名向组委会办公室提出异议申请;

一旦发现有获奖学术成果违反学术道德的,组委会有权撤销其获奖资格,追回获奖证书及奖金,并予以公布。

一群风华正茂的获奖法学英才

问:大咖级别的评审专家+无比严

谨评审机制=?

答:涌现出一大批法学研究领域的青年才俊!

贴心的小编为大家节选了部分获奖者的风采与获奖感言,注意了:一大波有学识、有才华、有颜值的小哥哥小姐姐即将登场,非战斗人员迅速撤离:

北京大学刑法学博士:王越(一等奖)

获奖成果:《故意杀人罪死刑裁量机制的实证研究》

获奖感言:

作为一名法学博士,能够获此殊荣,受宠若惊;作为一名实证分析的小学徒,受到评审专家的肯定,更倍感荣耀!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博士:李大朋(一等奖)

获奖成果:《论“一带一路战略下”以铁路运输为中心的国际货物运输规则重构》

获奖感言:

我会继续以“学以致用”为目标,在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继续发展,希望以自己微薄之力,投身于这一关乎我们民族复兴的伟大战略中。

香港大学国际法学博士:龙杰(二等奖)

获奖成果:《China's space station project and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Potential models of jurisdiction and selected legal issues》

获奖感言:

很荣幸能够获得第三届中华硕博英才奖,此奖项是对我博士研究学习期间阶段性成果的莫大肯定。

接下来我会继续在国际空间法研究领域踏实前行,努力在国际场合发出中国学者的声音。

中国政法大学经济法学博士:郝俊淇(二等奖)

获奖成果:《反垄断法学的本土建构:“中国问题”抑或主要难题》

获奖感言:

人们常说“十年磨一剑”,很庆幸自己能够在2019年毕业前夕获此殊荣。我定会再接再厉,力争为中国竞争法学添砖加瓦。同时我也衷

心祝愿中国竞争政策的发展越来越好!

厦门大学民商法学博士:程庆栋(三等奖)

获奖成果:《论设区的市的立法权:权限范围与权力行使》

获奖感言:

获得法学硕博英才奖,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鞭策和激励。只有更勤奋的努力,做出更加优异的成绩,才能无愧于这次获奖。

华东政法大学民商法学博士:曹相见(三等奖)

获奖成果:《权利客体的概念构造与理论统一》

获奖感言:

非常开心能获中华法学硕博英才奖。学术要努力向前,但它是生活的一部分。我有幸娶了个好妻子,又有幸有个好儿子。我把许多精力给放在工作上,家庭则加倍给我创造优良的环境和诗一般的生活。

澳门科技大学法学院国际法学博士:朱怡(三等奖)

获奖成果:《港澳投资者适用中外BITs问题研究-以“谢业深案”与“世能案”为视角》

获奖感言:

我热爱法学这门学科,希望能够在法学领域实现理想与抱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中华硕博英才奖组委会法学专家对我的肯定是我前行道路上的动力,我会更加努力的前行。

典礼最后,中国政法大学校长黄进总结发言,送给本次获奖学子深切的寄望:砥砺品德情操 、厚植家国情怀、增长知识才能、培养奋斗精神以及强化综合素质,并且指出,中华法学硕博英才奖已举办三届,通过该奖项的设立将内地与港澳台青年法治人才联系起来,加深内地与港澳台青年学生的学术交流与对话,意义重大。

期待 “中华法学硕博英才奖”发现更多代表着中国法治辉煌与进步的青年才俊,如果你也身在法学院,如果你也对法学学术研究情有独钟,那么“中华法学硕博英才奖”就等你来报名!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考研培训 - 考研哪家辅导机构网课比较好! > @全体法学学子 今天除了法考主观题,还有一件大事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